
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、完善文体设施、强化队伍建设、注重宣传引导,满足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,使辖区群众的精神生活多彩丰富,生活有滋有味,获得感、幸福感、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,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
强阵地建设 让精神文明建设落地生根
健全镇村两级基础设施建设,将总面积353平方米的镇文化活动室全新装修后投入使用,设有多功能活动厅、书刊阅览室、文化资源共享室、排练室等,镇级专业演出服装达200多套,演出设备、道具不断充实,满足筹办大型活动的需求。辖区32个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共计3084平方米、文体活动广场32处共计48700平方米、健身器材256套、农家书屋32个共有藏书2.8万册,各村均配备锣鼓、音响、乐器、秧歌服装等满足群众基本娱乐需求。天山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,同时动员村民参加全旗广场舞培训,让文体活动向规范化、专业化发展,在满足村民文化需求的同时,播撒文化种子。
重活动引领 让健康文明风貌遍地开花
镇文化站积极开展全民参与、喜闻乐见、内容丰富的群体性文化活动,引导村级开展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、国庆等节日节点庆祝活动,各村活动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题材新颖,赞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同时展现出健康文明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;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农家书屋开展“学习党史感党恩 诵读经典跟党走”系列读书活动,在党员中掀起学榜样、学历史、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;圆满完成“永远跟党走·筑梦新时代”天山镇专场文艺汇演,汇演节目包括快板、诗歌朗诵、舞蹈、歌曲等表现形式,充分展示天山镇的新变化,描绘出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;挖掘文化能人,在各村积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,鼓励文艺爱好者创造以党的好政策、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品。
建文化强镇 让时代文明新风硕果累累
培育文化品牌,针对各村发展情况及历史沿革,依托重要节日开展文体活动,挖掘村级代表性文艺表现形式,打造“戏曲八方”“潘家湾腰鼓舞”“宝家店传统秧歌”等品牌,发扬文化的滋养作用,让优秀文化成为新时代的乡村名片;积极开展宣传活动,选评最美村庄、最美家庭、最美农民、最美孝心儿媳等,用榜样的力量温暖人、鼓舞人,从而提升村民素养,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;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送科技、送文化、送健康、送知识进乡村活动,全面盘活各村文化活动室、农家书屋等阵地,带动广大群众、党员干部弘扬文明新风,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乡村振兴铸魂。
[责任编辑:李彩英 校对:孙慧南]